時間:2020-10-31 13:43:39編輯:羅生門橘子
1990年,僑居在烏干達的圖西族難民組織盧旺達愛國陣線(RPF)與胡圖族政府軍爆發內戰。在周邊國家的調停和壓力下,1993年8月,盧旺達政府及愛國陣線在坦桑尼亞北部城市阿魯沙簽署旨在結束內戰的和平協定。即將到來的和平令盧旺達政府高層中的極端勢力感到恐懼,他們逐漸對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總統感到不滿,認為他在與愛國陣線的談判中讓步太多。
1994年4月6日,載著盧旺達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和布隆迪總統西普里安·恩塔里亞米拉的飛機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附近被擊落,兩位總統同時罹難。該事件立即在盧旺達全國范圍內引發了胡圖族人針對圖西族人的血腥報復。7日,由胡圖族士兵組成的總統衛隊殺害了盧旺達女總理、圖西族人烏維林吉伊姆扎納和3名部長。
在當地媒體和電臺的煽動下,此后3個月里,先后約有80萬至100萬人慘死在胡圖族士兵、民兵、平民的槍支、彎刀和削尖的木棒之下,絕大部分受害者是圖西族人,也包括一些同情圖西族的胡圖族人,盧旺達全國1/8的人口消失,另外還有25萬至50萬盧旺達婦女和女孩遭到強奸。
同年7月,盧旺達愛國陣線與鄰國烏干達的軍隊反攻進入盧旺達首都基加利,擊敗了胡圖族政府。200萬胡圖族人,其中一些屠殺參與者,由于害怕遭到圖西族報復,逃到鄰國布隆迪、坦桑尼亞、烏干達和扎伊爾(今剛果民主共和國)。數千人由于霍亂和痢疾死于難民營。
2015年12月7日,剛果民主共和國軍方發言人卡松加將軍(Leon-Richard Kasonga)宣布,盧旺達問題國際刑事法庭(TPIR)所通緝且一直在逃的9名盧旺達大屠殺元兇之一拉迪斯拉斯?恩塔甘茲瓦(Ladislas Ntaganzwa)當天在北基伍省魯丘魯地區(Rutshuru)的基耶耶(Kiyeye)村被抓獲,聯合國駐剛果(金)人權聯合辦事處隨即證實這一消息,并要求將恩塔甘茲瓦引渡給TPIR。
2019年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盧旺達大屠殺紀念日正式名稱改為“反思1994年針對圖西族的盧旺達大屠殺國際日”。據法新社剛剛報道,盧旺達大屠殺逃犯卡布賈(Kabuga)在法國被捕。